中欧体育注资
中欧体育注资
你的位置:中欧体育注资 > 新闻动态 > 43年陈毅遭饶漱石排挤,毛主席叮嘱:作一个政治家,必须练习忍耐

43年陈毅遭饶漱石排挤,毛主席叮嘱:作一个政治家,必须练习忍耐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7:55    点击次数:71

1943年11月的一个清晨,黄花塘新四军军部驻地走出一行5人,为首的代军长陈毅一改往日的神采飞扬,不但走起路来步态迟疑,脸上更是带着一丝怅然地神色。走到村口的时候,陈毅回头张望村东头地那间茅屋,妻子张茜仍站在屋前,向他不停地挥手告别。

虽然这已经不是夫妻二人第一次分离,但这一次的离别却非同寻常。此番出行,是陈毅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,迫于形势不得不奔赴陕北延安。

就在几个月之前,刘少奇接到中央电报,要求他立刻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。刘少奇出于对饶漱石的信任,向中央推荐其代理华中局书记一职。饶漱石由于缺乏部队工作经验,上任伊始经常向陈毅讨教,而生性豪爽的陈毅自然热心相助,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全部传授给他。

因此那一段时期,饶漱石和陈毅在工作上一度配合默契。

但后来随着对各方面情况日渐熟悉,饶漱石自觉在工作上已经得心应手,就开始骄傲自大起来,处理问题经常凭着自己主观臆断,而且对下属的批评意见完全听不进去。

直率的陈毅经常指出饶漱石工作上的问题,令一向对知识分子反感的饶漱石十分不满。再加上陈毅在军中善于团结同志,资格老,能力强,随时可能被任命为正式书记,这些都令饶漱石感到不安。

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,原本这是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、整顿思想作风的好机会,在饶漱石看来却是排挤陈毅的好时机。

在整风运动进行到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后,饶漱石借口搞调查研究,每天找华中局和军部的上层干部谈话,四处宣扬陈毅“一贯反对毛主席”。久而久之,陈毅被孤立了起来,甚至连下棋都找不到人。

经过近两个月的经营布置,饶漱石召开整风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,部署对陈毅的批判斗争,并列举了陈毅的“十大错误”,第一条就是“陈毅在红四军工作期间,曾利用职权处分了毛主席”。

陈毅看出饶漱石这是在针对自己,忍着怒火听完饶漱石的发言后,开始对所谓的“十大错误”逐一反驳。为了澄清“一贯反对毛主席”的事实,陈毅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况。

1929年蒋桂军阀大战爆发后,红四军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,由于领导人在思想上没有完全统一,因此部队中经常发生各种争论。尤其在刘安恭到了新四军之后,更是造成了极大的混乱。

为了解决这种思想上巨大的分歧,前委决定召开红四军的第七次党代表大会,陈毅被委派准备这次会议。毛主席曾满怀希望地找到陈毅,希望陈毅能支持他,在他所主张的正确路线上统一思想。

结果,当时陈毅对军中的争论认识不足,过分害怕红四军分裂,再加上急于表明自己的独立见解,没有领会毛主席的意见。七大召开后,陈毅在会上对毛主席和朱德两位军政领导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。

陈毅的发言在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。在会议结束的选举上,毛主席落选前委书记,对陈毅极感释失望的毛主席,愤而离开红四军到闽西养病。

“但是,你可知道毛主席离开红四军后,又是谁把他重新请回红四军岗位的呢?是我陈毅!”如实讲清这一段历史后,陈毅转身质问饶漱石。而饶漱石对于这段历史并不清楚,不由得愣住了。

原来,红四军“七大”会议非但没能解决问题,反而引起了领导层的波动,大大出乎陈毅的意料。后来陈毅前往上海参加军事会议,途中多次听到群众议论“朱毛”的厉害,才知道红四军的政治影响力究竟有多大,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七大会议上犯下的错误。

经中央政治局决定,陈毅和李立三、周恩来组成委员会,专门解决红四军的问题。随后,陈毅带着中央的指示信,日夜兼程赶回新四军,请回了毛主席。

“请问,历史说明我陈毅是不是一贯反对毛主席?”陈毅直截了当地向饶漱石发问道。

尽管陈毅在会上声嘶力竭地辩驳了“十大错误”,但饶漱石仍在理屈词穷的情况下,给延安发了一份1500字的电报,歪曲和捏造事实,挑拨毛主席和陈毅的关系。

毛主席看过电报后,深知陈毅和饶漱石的矛盾会给抗战大局带来怎样的后果,便决定调陈毅参加党的“七大”筹备工作。接到电报后,陈毅立刻交代工作,收拾行囊准备上路。

饶漱石终于如愿以偿,达到了排挤陈毅的目的。

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兼程,陈毅终于抵达了延安,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对陈毅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,而陈毅则急需向毛主席倾诉他在黄花塘的冤屈。

“如果你要谈游击经验,我可以召集一个会议,开三天三夜也没问题,至于你和小饶的问题,我看还是不要提,一句话也不要提。”对于陈毅和饶漱石的矛盾,毛主席决定采用冷处理的方法。

陈毅理解毛主席的用意,当即爽快地答应下来,暂时不提自己在黄花塘的事情。为了让陈毅暂时放下这一段心事,毛主席开始和陈毅讨论七大召开的一系列问题,待陈毅冷静思考了10多天后,毛主席出于大局考虑,与陈毅一同发电报到华中局,表明支持饶漱石的态度。

结果,饶漱石接到电报后,仍抓住陈毅的“错误”不放,不但连发两封电报,要求毛主席给予陈毅帮助,还居高临下地给陈毅发电报,表示只要陈毅纠正了自己的“错误”,仍是党的好同志。

饶漱石不可一世的态度,令陈毅气愤至极,当即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倾吐委屈。为了华中局的稳定,毛主席只能继续做陈毅的思想工作,给他写了一封回信:“凡事忍耐,多想自己缺点……忍耐最难,但作一个政治家,必须练习忍耐……”

陈毅看过回信后,不禁佩服毛主席的开阔胸襟。当年毛主席遭到陈毅的错误批评后,只是重申了自己的各项政治主张,并没有对陈毅错误的指责加以辩解,并强调对自己有好处会考虑,不正确的将来自然会得到证明。

后来毛主席回到新四军军部后,与陈毅互相作了检讨,说八大之后写了一些伤感情的话,希望陈毅能够体谅。而陈毅对七大之事承认了错误,让毛主席看到陈毅的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
在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上,毛主席再次当选前委书记。至于陈毅今后的工作,毛主席坚决要求陈毅就留在新四军,哪里都不要去。

忍耐并不是单纯地简单处理,而是冷静下来多想想自己的不足,想想别人为什么认为自己不对。毛主席就是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忍耐下来,才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,因此他希望陈毅也能够在这些委屈中尽快地成长起来。

按照毛主席“必须练习忍耐”的要求,陈毅放下诸般委屈,投入到延安的整风学习之中,并且多次致信毛主席,汇报自己的思想变化。毛主席越看越高兴,鼓励之情溢于言表。

在毛主席的亲自指导下,陈毅在政治上愈发成熟,朝着成熟政治家的目标一步步迈进。后来党的七大结束后,陈毅重回新四军,有人曾问他对毛主席的印象,陈毅回答说:

“毛主席进步太大了,我是望尘莫及。”